兔子後腳底(通常是腳跟部位)掉毛,露出一圈甚至一整排紅紅的腳底的情況,是在台灣養兔子常見的問題。
這種隱藏在腳毛的深處的現象,即使把兔子翻過來用目測的,也不容易發現(如果一眼就能看到的話,算是嚴重的喔!)。

以下先用圖片說明:

這是我們平常看到的兔子後腳,乍看之下是一片完整的被毛
20100423-01.jpg

用手指輕輕撥開後腳腳根處(像是把頭髮分邊的感覺),就會顯露出兔子的腳底板
除了幼兔外,絕大多數的兔子或多或少都會有掉毛的狀況
輕微者,直徑可能不到一公分;
20100423-03.jpg

嚴重者,可能是一整片,甚至整個腳底 
20100423-04.jpg

為什麼會這樣?主要是兔子活動時的摩擦力跟反震力造成的。

所謂摩擦力?就是我們靠腳底跟地面摩擦,產生的推動力
而反震力,則是體重經由腳底傳向地面時,地面所反饋的力道
(拍謝!我不是物理學家,我只能用簡單的方式解釋)

要舉例說明的話,就譬如你用手去拍鐵板、拍木板、拍床墊一樣
同樣的力道,有的會痛甚至會紅腫,有的則沒有太大的感覺

兔子的腳底構造,除了毛以外,腳底的皮很薄,皮跟骨頭之間沒有多餘的組織,所以一旦遇到過強的反震,就容易掉毛,而且不容意長出新毛。
因為長期的壓迫,就會有皮屑增生、甚至紅腫等狀況發生,如果地面不夠乾淨平坦,更有可能因為破皮而引發發炎、化膿等狀況,輕者吃藥、後者截肢,不可不慎!!(兔子一旦腳底出現膿包,復發的機率是非常高的喔!!)

為什麼我會說這是在台灣常見的養兔問題?那意思就是說國外不常見囉?主要的原因,就出在「我們的地板材質」
歐美住家,習慣用木板或是地毯當地面;日本的房子,則習慣使用榻榻米、地毯或是軟質的人工塑膠當地面;而我們台灣,一般使用的材質則是瓷磚、人造大理石、高壓木板。
當兔子在這些地面上運動時,地面的震動對腳底造成的影響,就不會相同。

生活在硬地面(包括硬質踏墊)的
  .經常運動的兔子、
  .體重過重的兔子、
  .喜歡用兩隻後腳站力的兔子、
  .喜歡跺腳的兔子   都容易有這樣的狀況
另外,排泄習慣不好(喜歡站在尿裡) 或是 飼養環境髒亂(讓兔子不得不接觸不潔物品)的兔子腳上,也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。

要如何避免腳底掉毛的情況出現在自家寶貝身上?
  .讓他們生活在反震力較低的地面(也就是說,讓他們生活在軟地面上)
  .不要讓他們過胖(過胖容易增加腳部額外的負擔,同時也對健康不好)
  .對於愛用兩隻後腳站立的兔子,可能是他們對環境的警覺性(或是好奇心)比較高所以導致,
   這個可以將籠子檯高到跟桌面一樣的高度,讓他們的視線跟人一樣高,看看能不能改善;
   或是滿足他們的慾望(吃?出來玩?討摸摸?等),去除會讓他們警戒的因素(外人的進出)等
  .愛跺腳這類的,大多屬於兔子個性。結紮不見得對每隻兔子有明顯效果,但多少可以降低跺腳的
   次數。我覺得比較好的做法,是發現導致跺腳的原因,再想辦法去除。

當發現腳底掉毛時,請不要太緊張。
你需要的是先確定掉毛處的嚴重性,有沒有破皮發炎甚至化膿等,再來就飼養環境作整體的檢查。

不管是什麼籠子,不論是什麼樣的底部,只要有點硬度,就會造成這樣的狀況。
如果要完全避免,就要讓兔子住在很軟的地方,譬如榻榻米上、譬如厚地毯或厚毛巾上、譬如草地上、或是三公分以上高度的木屑上。
但可能嗎? 榻榻米就不用說了,台灣根本不可能使用榻榻米的;
      地毯或毛巾的話,要注意兔兔扒咬;
      草地?很厚的木屑?在濕氣嚴重的台灣,這些也不適合使用

台灣目前常見的籠子底部,美式籠多為一層式構造,日本籠則有木板、鐵網 (1cm*1cm細目)、塑膠底網 (RU-800 or MR-306那一類),歐式籠多跟美國一樣是一層式構造(少數有塑膠底網)
在這些籠子中,如果不另外架東西直接使用的話,以日本的木板或是細目鐵網是比較理想的
但因為這些屬消耗品,國內不容易取得零件,所以我們還是會在上面再多放一塊踏墊,或是在其損壞時直接改成工作站板 (或浴室踏墊)

工作站板的材質硬,有的比較粗會咬毛;浴室踏墊材質有軟有硬,但因為兔子有咬塑膠的習慣,所以大多採用硬塑膠,甚至寵物專用防咬硬樹脂
長期使用這些的結果,還是會讓兔兔的腳底掉毛

如果兔兔不咬的話,可以用草墊或是厚的棉質踏墊,舖滿兔籠內部。如果兔兔會扒咬的話,則可以考慮只舖一部分(至少要有兔兔可以躺下的面積)。
然後要常常更換清洗。
如果不管怎麼做,都無法讓兔兔不去咬的話,那就只好
用原來的方式,然後經常檢查兔兔的腳底,一有異常就要馬上就醫。

針對有出來散步習慣的兔兔,可以利用巧拼將兔兔的散步區全部舖滿,但要注意兔兔扒咬。另外也可以用大塊的地毯或是任何可以替代的東西(這個就自己想囉~~)。
不過,考慮清洗跟收納的容易程度,個人目前覺得巧拼是比較適合的素材。


腳底已經沒毛的兔兔,在經過這些措施後,是否會長出毛來?
答案是「可能會,但是會很慢很慢」,因為即使採取這些措施,兔兔每天還是照常活動,腳底那個部分一直被壓著,不容易長新毛。
但是,這種做法可以有效避免禿毛部分擴散,同時也可以避免發炎化膿的狀況產生。

最後,總整理一下:

當發現腳底掉毛時,請不要太緊張。
你需要的是先確定掉毛處的嚴重性,有沒有破皮發炎甚至化膿等,再來就飼養環境作整體的檢查。

兔兔不會啃咬的話,可以在籠內舖設夠厚夠軟且材質安全的素材,保護兔兔的腳部。
如果兔兔不願意接受草墊或是厚毛巾墊的話,就用硬塑膠替代,然後要經常檢查兔兔的腳底,有異常就要立即就醫。

兔籠外的散步區域,可以用巧拼舖滿,但要注意兔兔抓咬甚至吃下。

腳底沒毛的狀況,是台灣養兔常見的問題。
在有意的保護下,可以有效控制,但已經發生的掉毛現象,很難回復最初的樣子,長期的觀察及適度的處置,是飼主必需要做到的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hebehan 的頭像
    phebehan

    HanHan's 鼠兔人家

    Lost.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